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实习生 冯婷婷 通讯员 陶琛 谷赞
湘莲甲天下,潭莲冠湖湘。
今年夏季,花石镇的万亩荷塘碧波荡漾,荷花随风轻摆,清香四溢。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地,著名的湘莲之乡。
近年来,湘潭县法院花石法庭进一步推动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湘莲之乡落地生根,打造“莲为本”党建品牌、“荷为贵”调解名片、“芯为民”法治服务,让法庭成为矛盾化解的前哨堡垒。
“莲为本”党建品牌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
夏末,正是莲子采摘关键时节。一早,花石法庭庭长熊嵘就带着庭里的党员干警来到采莲基地。
“伯伯,今年莲子丰收了吗?”“雇人来采莲,一定要排除风险隐患,提供安全的劳作环境。”伴着阵阵荷花香,法庭干警就莲农遇到的不同法律纠纷,提供个案指导。
熊嵘告诉记者:“根据往年经验,这段时期各个荷花池用工需求大大增加,相应的劳务纠纷风险相应增高。”为此,法庭决定将9月党建活动放在荷花池旁,为莲农送上生产法律风险防范的定制服务。
当天,干警还去了花石镇湘莲大市场。通过面对面交流,深入了解莲企在种植、采摘、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。以案释法,讲解相关法律法规。湘潭市人大代表、湘潭湘莲产业协会会长胡运庚迎上来:“熊庭长,我现在也开始直播带货了。
我准备大力培训电商人才、组建电商团队、搭建电商平台。下次你们来搞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时,能不能重点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法律问题。”
得到肯定的回答,胡运庚笑着说:“有你们的护航,我们就更安心了。”
花石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地,年交易量超过20亿元。曾经由于法律意识不强,市场管理、交易不规范等,贸易纠纷频发。
如何走出困境?曾在花石法庭工作过的党的二十大代表、湘潭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、副院长崔赣认为:“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,必须要坚持力量下沉,把支部建在庭上,将党建工作融入‘枫桥式人民法庭’创建全过程。”
多年来,花石法庭始终牢记“党员在哪里,服务就在哪里,解纷就在哪里”的初心,坚持支部建在庭上、党徽亮在岗上。通过主题党日活动,将法律风险防范提示书制作成歌谣告知村民,开办法律大讲堂,让法律意识深入村民心中。同时,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湘莲协会提出了规范交易习惯、建立诚信及质量档案、联合调处纠纷等5点司法建议。
2023年,法庭与花石镇党委、辖区企业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,开展“莲为本”特色党建。坚持资源共享、工作共抓、活动共办、区域共管的原则,以访探寻症结原因、以联抓实多元调解、以疏促进长效治理,成功助推涉企纠纷源头化解、优化辖区营商环境。
去年以来,法庭化解矛盾问题166个,协助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4处。“莲为本”特色党建开展以来,花石法庭再未受理过任何关于湘莲贸易的诉讼。
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李姜介绍:“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打响“莲为本”党建工作品牌,加强与其他治理单位协调对接、同频共振,共同抓前端治未病,筑起一座基层解纷的桥头堡。”
花石法庭党支部联合排头乡司法所、排头乡派出所、隐山村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。
“荷为贵”解纷名片 激活基层神经末梢
当彩礼遇上重病,情侣反目成仇、对簿公堂是否是唯一的结果?今年2月,花石法庭就受理了这样一起纠纷。
小王和小英2016年12月相识恋爱,次年2月订婚,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。订婚后,小王给付小英20万元彩礼。2023年5月,小英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五期。之后,小王提出解除婚约,要求小英偿还全部彩礼,并向法庭申请了财产保全。
“熊法官,现在我女儿亟需治病,如果钱冻住了。她怎么办?”小英母亲来到法庭哭诉。一方面女方生命垂危,另一方面,要保证男方的合法诉求。熊嵘认为,要将调解工作做到诉中,引导双方尽快化解矛盾。她联合市人大代表、镇妇联副主席、荷为贵调解员胡伟娟开展背对背调解。随后,胡伟娟又邀请妇联、乡镇综治中心、村委会干部共同做双方家长的思想工作。
“你们在一起这么久了,就跟家人一样。你看着小英这样,忍心吗?”“7年相互陪伴,值得一个好聚好散。”看着昔日的恋人患病,小王最终答应给予小英一些经济上的帮助。据此,法院判决小英返还彩礼9万元。双方都没有上诉。
2023年7月,法庭整合基层妇女干部力量开展“荷为贵”特色调解工作,同时引入老乡贤、老娘舅等民间调解力量,调处婚姻家事、民间借贷、劳务合同等纠纷。把传统的和为贵等观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。依托人民调解,逐步形成司法引导与乡村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,达到讲白话开心锁、携熟人解心结的解纷效果。
去年以来,“荷为贵”工作室调解纠纷282起。“在纠纷解决中,调解工作室坚持以防为先、以疏为主,通过多方努力一起打造多维度、高效率、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,构建具有莲乡特色的大调解新格局,全力打造平安莲乡建设的金名片。”县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曾朝阳表示。
“芯为民”司法服务 打通基层任督二脉
“感谢法官,我们两家10多年的纠纷终于化解了!”70岁的王某欣慰地说。去年6月,花石法庭干警主动上门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。
姜某和王某是排头乡某村组的邻居,也是亲戚。两家人因门口的农田时有摩擦。2023年,姜某想要搬废瓦片填充路面,但王某不愿意。该路段系姜王两家的必经之路,王某劝阻未果,便担了两担瓦片放到姜某家门前。矛盾再次升级,姜某将其诉至法院。
熊嵘考虑到原、被告年龄较大,行动不便,距离法庭较远,决定上门调解。当天一早,熊嵘与排头派出所、司法所、综治办工作人员一同来到村部。在详细听取双方意见后,熊嵘从情、理、法3个方面入手,化解双方心结。
“没想到,这么多干部会到家里来听我们的想法。我明白了,就按法官说的办。”在为两人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后,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。
迈出去的是脚步,带回来的是民心。
近年来,法庭坚持把司法服务延伸到“最后一公里”,开展矛盾纠纷入户排查,以唠家常的方式对群众矛盾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调解。引进“无人律所”,让当地群众可就近免费享受专业法律解答。
同时,充分利用巡回法庭开展法治宣传,将庭审设到村部或设到当事人家中,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。建立案件回访制度,对回访中仍存在的矛盾持续做好解纷工作。此外,不定期深入各乡镇、学校、集市,宣传婚姻家庭、劳动维权、土地流转等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。
桩桩件件关民生,点点滴滴为民情。下一步,花石法庭将继续践行心连心走基层、面对面解难题活动,以“荷为贵”、“莲为本”、“芯为民”的枫桥式工作机制,推动辖区基层善治,打造莲乡好“枫”景。
责编:谭好
来源:湖南法治报